2月10日,工信部、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發布《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鋼鐵、有色、化工等重點行業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下降,大宗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,再生資源行業持續健康發展,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明顯提升。
力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%,其中,冶煉渣達到73%,工業副產石膏達到73%,赤泥綜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。主要再生資源品種利用量超過4.8億噸,其中廢鋼鐵3.2億噸,廢有色金屬2000萬噸,廢紙6000萬噸。
《方案》提出了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工程、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、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提升工程。
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工程中,《方案》提出,要推動技術升級降低固廢產生強度。加大技術改造力度,推動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。推廣非高爐煉鐵、有色金屬短流程冶煉、非硫酸法分解中低品位磷礦、鉻鹽液相氧化、冷凍硝酸法、尾礦和煤矸石原位井下充填等先進工藝。
同時,強化生產過程資源的高效利用、梯級利用和循環利用,降低固廢產生強度。鼓勵產廢企業加強生產過程管理、優化固廢處理工藝,提高固廢資源品質,降低綜合利用難度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近日,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《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。
該文件明確提出,到2025年產業集聚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,鋼鐵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。工藝結構明顯優化,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%以上。
記者了解到,電爐鋼與轉爐煉鋼相比,其生產流程大大縮短、生產調度更加靈活,同時污染較少,熱效率高,冶煉質量也更高,能夠有效提升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水平。
此外,《方案》還提出,要加快工業固廢規模化高效利用。推動工業固廢按元素價值綜合開發利用,加快推進尾礦(共伴生礦)、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冶煉渣、工業副產石膏、赤泥、化工廢渣等工業固廢在有價組分提取、建材生產、市政設施建設、井下充填、生態修復、土壤治理等領域的規模化利用。
同時,著力提升工業固廢在生產纖維材料、微晶玻璃、超細化填料、低碳水泥、固廢基高性能混凝土、預制件、節能型建筑材料等領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。組織開展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,推動有條件地區率先實現新增工業固廢能用盡用、存量工業固廢有序減少。
在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中,《方案》提出,要推進再生資源規范化利用。實施廢鋼鐵、廢有色金屬、廢塑料、廢舊輪胎、廢紙、廢舊動力電池、廢舊手機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。
《方案》還提出,要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。完善管理制度,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。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,構建跨區域回收利用體系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在近期采訪了多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從業者,多位受訪者均表示,當前我國的動力電池回收市場雖然不斷完善,但仍然面臨一些困境。
有回收企業負責人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廢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確實存在一些難點,一是退役電池檢測面臨車企的BMS(電池管理系統)壁壘;二是在無法破除壁壘的情況下,怎樣才能更安全快速地進行拆解。
另外,該負責人表示,在再生利用的濕法冶煉階段,雖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,但業內還在不斷探索一些先進技術,從而可以使產業鏈更短、提取率更高、產生的廢渣更少。
針對這些方面,本次《方案》也提出,要推進廢舊動力電池在備電、充換電等領域安全梯次應用。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建設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。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業,加大動力電池無損檢測、自動化拆解、有價金屬高效提取等技術的研發推廣力度。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
此外,文件還提到要深化廢塑料循環利用。加快廢棄飲料瓶、塑料快遞包裝等產生量大的主要廢塑料品種回收利用,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,提高產業集中度。推動廢塑料高附加值利用。鼓勵企業開展廢塑料綜合利用產品綠色設計認證,提高再生塑料在汽車、電器電子、建筑、紡織等領域的使用比例。
每日經濟新聞